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(服装、服饰、家纺)初评入选名单
服装类:
序号 |
姓名 |
作品主题 |
1 |
黄群英 |
骼 |
2 |
沈泽丹 |
白夜 |
3 |
袁大鹏 |
衣者 |
4 |
李同同、苗露 |
莲云叠影 |
5 |
刘灿明 |
释然 |
6 |
刘君 |
墨·色 |
7 |
邓玉萍 |
融·和 |
8 |
陈华强 |
无物不再 |
9 |
卢麃麃 |
一根线 |
10 |
刘知音、李伟 |
尘 |
11 |
金媛媛、毛选波 |
白色·% |
12 |
王杨 |
心之路 |
13 |
蒋卓君 |
Sea Fun 狂想曲 |
14 |
张馨月 |
漩·炫 |
15 |
康建春;王泽华 |
真我本色 |
16 |
曹建宁 |
锦上添花 |
17 |
顾建议 |
Show and hide |
18 |
李杰 |
空间——三件衣服 |
19 |
田甜 |
蓝色狂想曲 |
20 |
吴波 |
游戏之一 |
21 |
李迎军 |
汶川羌 |
22 |
李薇 |
韵 |
23 |
贾琦 |
透·喜 |
24 |
鲁绿竹 |
泰 |
25 |
孙晴 |
微醺季节 |
26 |
李华麒 |
莹裳 |
27 |
徐丽慧 |
编织岁月 |
28 |
歌力思 |
无题 |
29 |
梁子 |
无题 |
30 |
童媛媛 |
无题 |
31 |
罗峥 |
无题 |
32 |
赵卉洲 |
无题 |
33 |
卢亚光 |
沼 |
34 |
陈嘉慰 |
点线面 |
35 |
蔡文婷 |
虫缝 |
36 |
刘娜 |
融 |
37 |
李叶红 |
飞天 |
38 |
张立川 |
仲夏夜之梦 |
39 |
陈燕琳(主)、谢丽华 |
墨菊 |
40 |
毛选波、金媛媛 |
怀远门外的雪 |
41 |
苏永刚、马蓉、程琦 |
重拾 |
42 |
黄嘉、陈石 |
灿若夏花 |
43 |
李飞跃 |
释放 |
44 |
李琼舟 |
箱子 |
45 |
王开方 |
国殇服 |
46 |
张文辉 |
II·别(圆周率·别针) |
47 |
荆晓亮 |
颂 |
48 |
贾未名 |
鱼意 |
49 |
陈霞 |
空衣裳 |
50 |
吴亮 |
闻香 |
51 |
潘璠 |
素问 |
52 |
高强 |
碰撞 |
53 |
区伟文(主)、周少华 |
双子的鱼 |
54 |
夏云 |
吉祥中国 |
55 |
曲仲媛 |
Joks laugh pains cry |
56 |
刘舒毅 |
Love never ends |
57 |
陶音 |
百人百衣百年百态 |
58 |
石浏、李政 |
我们 |
59 |
吴碧波 |
青花印象 |
60 |
张骞予、江璐 |
凹凸 |
61 |
萧颖娴 |
奥运记忆 |
62 |
徐蕊 |
象罔 |
63 |
彭华 |
“原来”是这样的美 |
服饰类:
序号 |
姓名 |
作品主题 |
1 |
廖文罡 |
融合 |
2 |
张丽媛 |
短路 |
3 |
周玲 |
秋韵 |
4 |
傅永和 |
芸芸众生 |
5 |
何贵珍、朱红 |
花间玉鸟鸣 |
6 |
杨漫 |
女人 |
7 |
张雯迪 |
印·记 |
8 |
王小丁 |
橙蜜 |
9 |
樊进 |
秋语 |
10 |
汝超 |
徘徊 |
11 |
张丽洁 |
缱绻 |
12 |
刘迎春、郑静、樊进 |
叠韵 |
13 |
刘德志 |
烦 |
14 |
宋伊梦 |
融 |
15 |
赵陆杨、李薇 |
述说 |
16 |
王继祥 |
商周古韵 |
17 |
陶琳 |
墨黛 |
18 |
范婷婷 |
陶魂 |
19 |
王慧 |
嫁妆 |
20 |
梅双双 |
寂静·激情 |
21 |
高艳 |
思念 |
22 |
刘真 |
追 |
23 |
黄巍巍 |
星缀 |
24 |
郭新 |
化蝶 |
25 |
李桑 |
雪 |
26 |
天意.TANGY |
包 |
27 |
张芹、马晓光 |
女帽 |
28 |
陈旭 |
惊蛰 |
29 |
段丙文 |
生命的记忆 |
30 |
张兰 |
天·濛 |
31 |
周潇 |
三月祭 |
32 |
孙谷藏 |
花语 |
33 |
言漫江 |
蓝语 |
34 |
毛娜 |
首饰是个动词之遇见博斯 |
35 |
张凡 |
衍之异 |
36 |
王谦 |
生长的红 |
家纺类:
序号 |
姓名 |
作品主题 |
1 |
管兰生 |
融 |
2 |
张宝华 |
蚀 |
3 |
田顺 |
晨午夜三部曲 |
4 |
孙菊香 |
花丛锦宫城 |
5 |
梁增华 |
瑶 |
6 |
郎青 |
城市 |
7 |
倪荭 |
尺度 |
119.中华武术
119.中华武术
中华武术,泛指中华民族在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。武术缘起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。商周时期,出现了“武舞”,用来训练士兵,鼓舞士气。春秋战国诸侯争霸,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“角试”来选拔天下英雄。秦汉以来,盛行角力、击剑。唐朝始行武举制,裴民剑术、李白诗歌、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。宋元时期,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。明代后武术大发展,流派林立,形成了太极拳,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。嘉靖年间江南流行的武术,有拳法11家、棍法31家、枪法16家、刀法15家、剑法6家、杂器械10家、钯法5家、马上器械16家。当时武术家有擅长短打的“绵张”;擅长踢法的“山东李半天”;擅长打法的“张伯敬”; 擅长拿法的“王鹰爪”等。戚继光训练出著名的戚家军,著有《纪效新书》、《练兵纪实》,俞大猷、唐顺之、何良臣等编撰了《剑经》、《武编》、《 阵记》等武术典籍,为武术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129.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
129.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
宋应星(公元1587—约1666年),明末科学家,字长庚,奉新(今属江西)人。1615年举于乡,1643年任江西分宜教谕,在任内著成《天工开物》一书。 《天工开物》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技名著,也是世界科技名著。书名取自《易·系辞》“天工人其代之”及“开物成务”。全书分上、中、下3卷,具体共18章。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,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,以及制盐、制糖工艺。中卷内容包括砖瓦、陶瓷的制作,车船的建造,金属的铸锻,煤炭、石灰、硫黄、白矾的开采和烧制,以及榨油、造纸方法等。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,兵器的制造,颜料、酒曲的生产,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。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、产地、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,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,还绘制了123幅插图,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。该书问世后,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。被译成日、法、英、德、意、俄等多种文字,先后传到日本、朝鲜以及欧洲各国。
本文由钱柜777登录发布于钱柜777,转载请注明出处: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,天工开物
关键词: 钱柜777登录